Title
簡介
智慧城鄉區域創新行動計畫(詳細內容)
2015年全球已有29個人口數超過1,000萬人的國際巨型都市(Mega City)。隨著城市人口日漸增加,擁擠、交通阻塞、空氣污染、環境、氣候變遷等種種問題使得基礎設施服務如交通、醫療、教育與公共安全的需求壓力越來越沉重,如何運用更有智慧、更創新、更有效率方式來治理城市,提升市民生活品質、協助產業發展,儼然成為各城市必須解決的主要課題。
隨著網路普及和科技應用發展,各國陸續提出智慧城市政策方針和願景規劃,運用ICT技術於城市治理,推動各項智慧建設以滿足民眾需求。除了積極強化基礎建設的完善性,更試圖深入了解民眾需求,以推出更貼近民之所欲的服務和生活環境。
我國人口朝六都集中,雖然人口數未達Mega City的千萬等級,但以人口密度而言,幾個都會區尤其是臺北市(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9,934人)與國際巨型都市相當甚至超過,因此同樣也面臨Mega City常見之治理問題。為平衡城鄉發展,讓國民享有優質生活空間,打造永續宜居的城鄉,同時帶動區域創新生態系,讓國民享有安康生活,並與「數位國家、智慧島嶼」接軌,故推動「智慧城鄉區域創新行動計畫」,發展願景為運用數位創新促進城鄉聯合生態系,打造快樂、成長、安全、永續的優質生活。
在此願景下,智慧城鄉的未來樣貌包含環境永續、交通便捷、安全防災、區域創新等構面。「環境永續」為透過民生公共物聯網布建,藉由環境污染、空氣品質、水質同步偵測管理以及水資源資訊管理,使民眾未來可查詢鄉鎮等級的空氣品質速報,並取締空污來源,也可降低限水和休耕的機會、遠離水災威脅、保育河川生態,以提供更有保障的居住環境,提高生活品質;「交通便捷」為藉由城鄉交通網絡串連,民眾從城市到鄉鎮一路都可使用路徑導引、停車資訊等,適時適地選擇大眾運輸或車輛共享服務;「安全防災」為即時傳遞災防資訊與提供預警,民眾隨時取得災害與犯罪預警服務,城鄉共建安全防護網絡,保障身家安心安全。另外,透過地震監測、擴增現地型地震速報系統主站等方式,提升地震速報的可信度,提升我國對地震和海嘯自然災害的預警能力;「區域創新」則是透過在地學研機構與在地企業合作,型塑創新創業生態圈,帶動區域經濟發展。